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AI教程资讯 正文

AIGC的卷王之争:AGI、META、NFT、音乐、还是个性化娱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7-17

「前瞻2024」系列,呈现新一年国外电影、综艺、剧集、影视平台、影视技术和影视生态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为读者「打开」新一年的全球文娱行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相关文章:

在过去的一年里,AIGC是文化娱乐行业争论的最大话题之一,人工智能可以说已经重新定义了文化表达和沉浸式娱乐的结构。价值超过640亿美元的全球文化艺术市场见证了人工智能与创意生产的融合,将人类的想象力转化为引人入胜的视觉叙事,彻底改变了文化工业的生产模式。

咨询公司安永对北美媒体和娱乐业进行了行业预测,预计AIGC将在2024年继续颠覆整个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每个小领域都会积极试验注入人工智能的生产,各大小媒体公司正在接受它,有很多试点项目。2024年,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文化和娱乐行业呢,我们可以从艺术NFT市场,音乐合成,个性化娱乐体验三个维度来一窥究竟。同时也预览一众即将在各细分市场产生作为的相关AI工具。

2024年,人工智能将深远影响文化和娱乐行业。图片来源:ThinkWithNiche

艺术生成与NFT市场

人工智能工具将进一步重塑艺术创作,像Artbreeder和DALL-E2这样的人工智能艺术工具允许艺术家输入文本描述或简单指令,就可以把异想天开的想象力转化成迷人的绘画、雕塑甚至影视表演。人工智能会挑战人类对艺术、创造力和表达的传统定义。

人工智能会挑战人类对艺术、创造力和表达的传统定义。图片来源:TheHollywoodReporter

人工智能对艺术的重新界定将超越画布的范畴。DeepRestorer这类工具可以运用机器学习,分析并精心修复受损或褪色的名作,再现那些在历史中褪去的美丽,比如让蒙娜丽莎神秘的笑容更添色彩,或者让米开朗基罗笔下的大卫恢复他原始的肌肉。但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创作革命不仅仅体现在过往的旧作上,人工智能还将雕刻未来,帮助当代艺术家创作3D雕塑和交互艺术,突破物理艺术的极限。

人工智能艺术的革命还会通过NFT技术,搭建超越国界的数字画廊和商业生态。通过NFT艺术作品上附加独特的数字签名,验证其所有权,并使艺术家能够直接与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直接关联。Foundation和SuperRare等平台已经展示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艺术品,从超现实主义的肖像到源自算法的抽象声音空间艺术。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艺术正在超越物理限制,在无限可能的虚拟空间里寻找归宿,并催生新一轮艺术欣赏和商业浪潮。

SuperRare等平台已经展示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艺术品。图片来源:SuperRare

音乐创作生成

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上讲突破对人类的模仿。像Jukebox和AmperMusic这样的人工智能作曲家正在超越纯粹的模仿,从复制现有的流派发展到制作真正原创的音乐。未来我们可以听到由各种音乐元素编织而成的复杂交响乐,或者以闻所未闻的节奏所创作的神曲。这些工具分析了大量的音乐数据,解剖了每一个旋律和和声的DNA,然后将它们重新组合成充满活力的新创作。这样的大数据共创的成果必定能获得商业上可行,在吸引观众的同时突破音乐表达的界限。

未来的音乐不再是一种完整曲目的体验。Pandora和Spotify所使用的人工智能算法,让一段音乐的每个音轨都能成为一个独特音乐介质。并且这些算法是从用户的听歌习惯中学习所得,充分参透了每个人的偏好,从而能把一个用户所喜欢的零碎音乐介质策划为一档能激起高度共鸣的自动播放列表。其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声音背景会随着听歌者的心理动态而变化,不断推送适合此情此景的新旋律。

Spotify的人工智能算法将更加细节化。图片来源:Spotify

人工智能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远非自动化创作。未来最迷人的曲调很可能诞生于人类和机器之间的合作。音乐创作者将会更习惯依赖人工智能所提供的建议,再利用自己的专业性和能动性去创作。这种人机共生关系有望开创一个探索音乐生产的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音乐流派的界限日渐模糊,会产生难以归类却吸引人们灵魂深处的声音体验。人工智能的运用也将扩大整个音乐行业其他方面的潜在应用,如现场表演、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

个性化娱乐

人工智能对算法的精妙运用会让娱乐愈来愈个性化。Netflix和亚马逊PrimeVideo等流媒体平台正在放弃过去根据观看历史的内容推荐方式,它们开始分析观众在观看节目时的情绪反应、观看模式甚至伴随着的社交媒体活动等数据,从而更微妙地掌控用户的观影个人偏好。这种对每一处细节的把控,能帮用户挖掘出符合他们独特品位的隐藏宝藏片单,避免过去常出现的离奇推荐。

这种个性化在游戏娱乐场景里更为凸显。人工智能为不同的玩家量身定制游戏,比如《幽灵线:东京》(Ghostwire:Tokyo)和《上古之环》(EldenRing)等游戏,它们已经利用人工智能来根据玩家的具体表现来动态调整难度、敌人的行为,甚至景观设计。

《幽灵线:东京》。图片来源:Bethesda

设想一下,在你与一个强大的boss搏斗,经历了第十次死亡后,正准备放弃游戏,人工智能却适时地调整了难度,为你提供了一个磨炼技能的任务,这将极大可能挽留住你想离开的心。这种个性化的方法能确保游戏既不太容易无聊,也不会让玩家受挫,保持对游戏的持续参与。

游戏中纳入的聊天机器人,会模糊了NPC和人类队友之间的界限,让虚拟世界产生出乎意料的真实感。玩家可以向人工智能同伴倾诉感情,寻求建议。

随着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娱乐领域影响力的加深,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或者根据自己情绪反应而被精心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收获更好的量身定制的体验。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