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安全治理框架,筑人工智能未来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4-26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之一,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其面临的安全挑战和风险也日趋复杂。9月9日,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以下简称《框架》),无疑为这一时代难题提供了重要的解题思路。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模型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等内生风险,以及网络域、现实域、认知域、伦理域等应用安全风险,看似微小的问题,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影响。比如近期在韩国,深度伪造技术被用于制造虚假信息,已经对社会秩序和个人隐私构成了威胁。显然,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发展本身,还要兼顾社会、伦理和法律等多方面的因素,用一个全面的框架来指导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细看这份《框架》,分为安全风险、技术应对措施、综合治理措施和安全开发应用指引四大板块,不仅明确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基本原则,也明确了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研发者、服务提供者、重点领域使用者和社会公众等不同主体的安全规范,为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提供了基础性、框架性技术指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框架》提出了“包容审慎、确保安全”的治理原则。它明确指出,鼓励发展创新,对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采取包容态度,同时严守安全底线,对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合法权益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应该说,这既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自由探索留足了空间,也为可能出现的风险筑起了坚固的防火墙。正如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对人工智能的治理同样需要细致入微、张弛有度。通过明确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将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然,《框架》的发布只是第一步,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需要**、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比如,**部门应加强监管,为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科研机构应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安全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智力支持;社会公众也应增强安全意识,正确使用人工智能产品,共同营造安全、可靠、公平、透明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科技以人为本。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我们既要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又要有未雨绸缪的智慧。如今,通过建立健全安全治理框架,我们显然更有信心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共同走向一个更加安全、可持续的人工智能的未来。

相关信息
-
以安全治理框架,筑人工智能未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之一,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其面临的安全挑战和风险也日趋复杂。9月9日,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
AI教程资讯 04-26
-
2024服贸会将透露AI发展新趋势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展现场 走进千行百业的AI大模型、越来越像“人”的机器人、随处可见的AIGC创新应用……持续升温的“AI热”也蔓延到了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的各个角落。 据了
AI教程资讯 04-26
-
广东省通信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助推AI产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通信行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柱,对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起着关键作用。为加速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9月9日,在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指导下,广东省通信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工智
AI教程资讯 04-25
推荐AI教程资讯
-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04-25
-
梁彦: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的产业化还处于探索期 04-25
-
有图未必有真相!AI涉灾谣言如何破? 04-25
-
外媒:苹果新推AI手机前景难料 04-25
-
第三届全球人工智能峰会 聚焦发展与挑战 04-25